欢迎访问山东省水稻研究所!
站内搜索:
当前位置:首页 > > 技术服务
山东省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
更新时间:2016-12-20  浏览次数:
一、品种选择
选择分蘖力强、早生快发的品种。麦茬稻区品种生育期为145-150天,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为150-160天。
二、育秧技术
1、育秧土准备
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可选用盐碱度在2‰以下的土壤或基质。麦茬稻区选择熟化的旱地土或经过秋耕冬翻的稻田土。亩施腐熟的土杂肥1500 kg和氮磷钾复合肥25kg,连续耕耙2-3次。每120m2表土(深度15cm)用150g敌克松100倍液直接喷洒。过筛,粒径2-4mm,每亩大田需备足营养土150 kg。
2、苗床准备
按秧田大田比1:80-100留足秧田。用旋耕机耙平,开沟做秧板,秧板面宽1.3m,秧沟宽30cm,深25cm,挑沟整畦时,铲高补低,拍碎拍实,达到“实、细、平、光、直”。
3、种子处理
晒种1-2天,用泥水或盐水(10%)选种。用浸种灵或线菌清等药剂消毒,浸泡72小时左右,浸至种子吸足水。浸种后,将种子置于室内摊晾,达到内湿外干、不粘手、易散落状态。
4、播种时期
按秧龄20-30天推算播期。麦茬稻区在5月下旬播种。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在4月中下旬播种.
5、播种量
单盘落谷量110-120g,26-30盘/亩 。
6、温室催芽
将播种后的秧盘放入温室大棚或催芽室催芽。
7、苗期管理
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采用大棚或拱棚育秧。2叶期前保持盘面湿润,2叶期后视天气情况勤灌跑马水。移栽前2-3天,灌足秧板水,以利于起苗。秧苗一叶一心期结合灌水亩施5kg尿素,移栽前4天亩施4kg尿素。
一叶一心至三叶一心期,亩用25%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g兑水50kg喷雾2-3次,防稻蓟马、灰飞虱等害虫;一叶一心期,亩用15%噁霉灵水剂10g兑水50kg喷施2次,间隔5-7天,防立枯病。
三、大田管理
1、整地
上水耙平,沉实泥浆,清除田边杂草,整修沟渠、田埂。结合耙地亩施腐熟的土杂肥15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30kg。
2、移栽
麦茬稻区适宜栽插期为6月15-25日。黄河三角洲一季春稻区适宜栽插期为5月上旬至下旬。水层深度宜在1-1.5cm,既防止水深漂秧,又防止无水粘秧。机插深度控制在1.5-2cm。移栽密度:行距30cm、穴距12-14cm,基本苗控制在8-9万/亩。及时人工补栽断垄处。
3、水肥管理
返青分蘖期需浅水勤灌,灌水3-5cm,在其自然落干后,再灌水。栽后7-10天亩施7.5kg尿素作为返青肥,栽后14-17天亩施12.5-17.5kg尿素作分蘖肥。抽穗前30d,亩施10kg尿素作为幼穗分化肥。扬花期建立浅水层,灌浆期采用间歇灌溉法,干湿交替。
4、病害防治
   (1)稻瘟病防治: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每亩用20%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g兑水50kg喷雾。
   (2)纹枯病防治:防治时期为分蘖末期和孕穗期,防治药剂为50%的井冈霉素或30%苯甲·丙环唑乳油。
   (3)稻曲病防治:水稻破口前5-7天,用30%苯甲•丙环唑乳油20ml/亩。
5、虫害防治
   (1)螟虫防治:用40%氯虫苯甲酰胺·噻虫嗪水分颗粒剂或20%阿维·三唑磷乳剂防治二化螟;用200g/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g-10g兑水50kg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。
   (2)飞虱防治:每亩用25%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g兑水50kg喷雾防治飞虱。
6、草害防治
移栽秧苗返青后亩用50%吡嘧·苯噻酰80g或75%苄嘧·苯噻酰50g防治杂草,可随返青肥追施。